看,田间地头的“科技范儿”(国际人士看中国乡村全面振兴)

5个月前 来源: 观看:55

  农业科技护航粮食稳产丰产、人工智能赋能农业转型升级……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领域加速应用,持续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不少外国朋友成为中国科技兴农富农的见证者和受益者。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来自老挝的留学生、德国的农业专家、日本的植物学专家,听他们讲述中国田间地头的“科技范儿”。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昆明理工大学老挝籍博士生宋展——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我想让老挝的农民也用上更高效、更科学的灌溉与施肥方法”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玻璃温室里,菜苗正绿。宋展蹲在地头,记录菜苗生长状况。“我来中国学习已经3年,但与农作物打交道可不止3年。”昆明理工大学老挝籍博士生宋展出生于农村家庭,从小就和家人一起忙农活。“黄瓜、芒果……我家在老挝种了许多蔬菜和水果,不过灌溉、施肥全靠人工。”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中国迅速发展的农业工程技术吸引着宋展。云南与老挝地形相似、气候相近,是他选择前来学习的主要原因。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跟随导师杨启良教授,宋展学习起农业工程,主攻高原特色农业的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我想让老挝的农民也用上更高效、更科学的灌溉与施肥方法,提高耕种效率,提升作物品质。”宋展说。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传感器如何运行、灌溉施肥的管理策略如何选择,怎样利用合理的灌溉施肥策略提高食用玫瑰的产量、更高品质的三七需要哪种灌溉方式……课堂上,老师们运用一个个案例,帮助宋展理解复杂的知识。为了补齐短板,宋展几乎每天都待在学生工作室中。“我在学习水肥知识时有一些困惑,就向同学们求助,没想到同学们都围了上来,热情地为我解答。”宋展话语里充满了感谢之情。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宋展的课堂不仅在实验室,也在田间。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成就令人赞叹!”回忆起在云南农村的调研经历,宋展说,“许多农户家里都配备了全自动收割机,大型农业灌区能够实现自动化灌溉、精准施肥。”宋展看到,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喷灌设施铺设到田间地头,根据地块作物长势随时调节;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智能施肥机精准控制灌水量、施肥量和用药量,既节约资源、提升品质,又降低了劳动力成本。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未来,宋展希望博士毕业后走上教学岗位,向更多的老挝学生传授科学的灌溉施肥技术。宋展还准备借助昆明理工大学与老方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平台,共同研发适合老挝的特色作物、适应当地地形的农业设备。“希望未来老挝也能用上现代化设备,让我们的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宋展对此信心满怀,“中国的现代农业技术与装备将助力老挝乡村减贫和农业现代化发展。”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德国农业专家诺伯特·菲舍——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这几年中国设施农业的飞速发展,令我印象深刻”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一场新雪,一地银装。位于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的红树莓种植基地温暖如春。一簇簇红树莓枝繁叶茂,不少鲜果已通体透红,像串串玛瑙。这里的部分红树莓原种,就是德国农业专家诺伯特·菲舍带来的。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菲舍2000年起就在中国从事树莓产业的技术咨询工作。2007年,宁夏科技厅邀请一批专家为当地农业发展建言献策,菲舍是其中之一。菲舍首次来到宁夏就发现了当地开展红树莓种植的潜力,于是长期扎下根来,致力于红树莓的引进与培育。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红树莓含水量高,对灌溉的需求大,宁夏降水量远不如我的家乡,刚开始种植时我一直担心水的问题。”宁夏在节水灌溉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让菲舍打消了顾虑。大棚的架式栽培田里,高架离地、水肥一体化的种植系统把红树莓养得枝叶肥嫩。打开阀门,机器的轰隆声中,可溶性肥料随着管道流淌,精准深入到苗间根系。“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方便种植者根据红树莓的生长周期进行细致调整,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菲舍说。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从授粉、病虫害防治,到种植基地规划、育苗、剪枝,在菲舍的推广下,红树莓这个“舶来品”在宁夏安了家,成为不少当地百姓的“金果子”。为了表彰他对宁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向他颁发了“六盘山友谊奖”。在宁夏近20年,最让菲舍感到惊喜的,是当地在红树莓种植领域的自主创新。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贺兰县洪广镇的种植基地旁,是当地的红树莓“冬眠”实验室。在这里,一批幼苗生长周期结束,正在冷库里休眠,等待下一步的温室移植。“每株红树莓都有5个月的生长期,通过休眠和调控温度、光照、湿度等参数,可以让红树莓摆脱季节限制,实现全年挂果。”基地负责人吕品昇介绍,从过去只有30天结果期,到现在可以全年“尝鲜”,背后离不开冷库建设、智能温室、无土栽培等农业科技的进步。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生产基地里种植的红树莓超过15万株,这样的生产规模和农业技术运用,在德国很少见。”菲舍说,“这几年中国设施农业的飞速发展,令我印象深刻。一些种植基地附近就是加工厂,冷冻树莓、树莓果干、树莓饮料,创新产品很多。一些当地民众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获得了更多收入。”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这几年,菲舍频繁往返于中德之间,希望把一些宁夏的好种源、好做法在自己的家乡推广。“现在回德国,我都会带着中国各地的树莓种子,给家乡的从业者看。宁夏是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我相信在更多农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农业科技建设将取得更大成就,为全球农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菲舍说。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华中农业大学日籍教授津田贤一——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近些年来,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到田间”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将叶片打孔,放到96孔细胞培养板上,再将培养板放进微孔板检测仪中,检测细菌的定殖量……走进位于湖北武汉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物免疫实验室,日籍教授津田贤一和同事韩晓伟教授正在操作科学仪器,研究拟南芥的抗病性。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自然界中,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存在密切的互作关系,有的时候是‘朋友’,有的时候是‘敌人’。我们通过研究揭示两者互作背后的机理,致力于找到更多让‘敌人’变成‘朋友’的策略,不断增强农作物抗病性,提高农作物产量。”津田贤一说,在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领域,中国已经走在了国际前列。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津田贤一曾先后在日本北海道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从事研究,并曾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担任研究课题组组长。2019年9月,他受邀来华,任职于华中农业大学。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之余,津田贤一深入中国生产一线和田间地头开展调研。“过去,中国在发展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等方面相对欠缺。可喜的是,近些年来,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到田间。”他说。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津田贤一还留意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正在逐步成为农民的好助手。“过去在田间发现病虫害,农民需要四处跑腿求教。现在一些地方建设了‘智慧农业云平台’,农民可以直接把照片上传到‘云端’,平台依托海量数据库进行智能化诊断,给出补救措施。”津田贤一说。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农业科研装备不断迭代,让中国农业跑出“加速度”。正在武汉光谷建设的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具备每年50万—100万株植物的基因型、主要表型特性和相关大数据采集与解析能力,实现育种过程的设计性、预见性和可控性,提高育种效率1倍以上。津田贤一感慨:“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在农业科技和装备建设方面卓有成效的努力和成就。”93J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41290-0.html看,田间地头的“科技范儿”(国际人士看中国乡村全面振兴)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感受新疆和田巴扎的烟火气

下一篇:中国软实力提升利好世界经济

为你推荐
极目新闻记者 宋枕涛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五,武汉归元寺迎来一年一度的迎财神传统民俗活动。清晨6时,大批游客涌往汉阳归元寺,以敬香“迎财神”的方式为新年祈福。记者在现场看到,公...
02-02
春运期间,火车站客流增大。旅客携带行李换乘电梯时一定要关注人身安全,避免意外。近日,铁路公安民警就及时救助了多名从扶梯上摔下的旅客。近日,旅客张女士来到徐州东站准备乘扶...
02-09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英国杜伦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利用精确控制的光学陷阱,即“魔法波长光镊...
01-21
1月1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等离子体所”)获悉,由该所建设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
01-21
  在“返乡潮”带动下,众多中小城市的“老家游”持续升温。面对春节返乡旅游热,地方文旅也不断...
01-27
  近日,《辽宁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我省是2023年全国港口航道...
02-05
会议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1月21日讯(记者陈奥男 刘志雄)今天,2025年全省商务工作会议暨扩消费工作推进会在长沙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湖南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
01-22
  中新经纬1月21日电 题:智能化引领,AI家电与低空经济“共舞”  作者 朱克力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  2024年来,以旧换新政策在家电消费领域掀...
01-21
1 月 24 日消息,小鹏汽车今日发布《小鹏 MONA 答用户问(第 14 期)》,重点针对哨兵模式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附重点内容如下:哨兵模式在什么情况下会触发?有人碰到车会有报...
01-25
1 月 24 日消息,据“特斯拉”官方新闻稿,特斯拉宣布旗下首批V4超级充电站将于国内落地,相应充电站也将支持第三方汽车充电。▲ 特斯拉 V4 充电桩V4 超级充电桩号称特斯...
01-25
近期,《重症外伤中心》备受关注,播出后引发了广泛讨论。这部剧中的一个关键情节是韩宥林对白江赫医生态度的转变。在剧中,白江赫医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冷静的态...
02-19
在娱乐圈这个星光灿烂的舞台上,何炅以其非凡的主持能力和温文尔雅的形象,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尊敬。更令人钦佩的是,他展现出的自律精神和健康的身体状态,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02-2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武瑛港 实习生张烁 李依浓 房思宇 北京报道近日,有医美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1月14日左右已经有医美机构收到...
01-2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佳英 广州报道在国家医保局宣布新一轮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启动后,地方医保局积极响应。2月5日,广西医保局发布《关于...
02-08
她师从图灵奖获得者 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 是国际知名企业的首席科学家 回...
01-21
2025年上半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将于2025年3月29日至31日举行,报名工作即将开始,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
01-21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