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人工智能时代需注重个性和创新思维培养,以户籍配置公共服务与现代社会需要不相宜

5个月前 来源: 观看:83

南方财经全媒体全国两会报道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此外,2025年要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推动更多资金资源 “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对生产、就业的影响?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培养人才?人工智能是否能完全取代人?如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如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如何用十年时间推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实现倍增?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人工智能难以取代完整的人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年以来,DeepSeek引发全社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如何看待AI技术对人们生产、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影响?后续该如何更好地发展新质生产力?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张翼: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顺应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力必须要做的事情。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另一方面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创新,竞争中必然会有部分产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会被市场竞争出局。这个时候,要做好社会政策的配置,比如加大对员工的职业培训和新技能培训,让社会政策更好地支撑经济转型。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21世纪》:当前社会上存在“文科无用论”。但是,包括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加强了通识教育,加大了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如何看待“文科无用论”?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张翼:我认为,“文科无用论”是一种不被学界所接受的观点。“文科无用论”的观点之所以能流行,部分原因在于旧有的文科知识体系、专业培养体系、教材体系等,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显得有点过时。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科要跟上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升级为“新文科”,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提炼方面的能力,增加“人+人工智能”的教学场景,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更加注重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提升个人能力。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人工智能时代也需要文科。在未来“人+人工智能”的社会场景中,进一步理顺社会结构、社会治理、社会秩序,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地适应,这些都需要文科来支撑。没有文科知识的支撑,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失去伦理基础。所以,当前及未来,都应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共同进步——在自然科学大发展的过程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21世纪》:人工智能大模型似乎能帮助人们做出价值选择和方向选择。人工智能是否能完全取代人?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张翼: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能超越人,但是不能完全取代人。就像在工业时代,人跑得就不如自行车那么快,不如火车那么快,这些都是科技进步对人们生活的改变。在人工智能时代,人也能搭上便车,比如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文献梳理能力、对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等。但是,人工智能在情感的培养、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场景的塑造等方面是比较机械的,难以替代人类相对丰富、细腻、复杂的社会场景。因此,人工智能难以替代一个完整的人。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以户籍配置基本公共服务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要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当前要如何有效提振消费?又该注重推进哪些民生事项?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张翼: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通过保就业来保收入,通过保收入来促消费,通过促消费来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进而实现内需的良性循环。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提振消费,不能只是在消费端发力,需要在提升居民收入方面发力。首先,要完善收入分配,比如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第二,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比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盘活存量和增量资产,进一步活跃就业市场。第三,做好稳就业工作,解决好今年1200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同时要发挥好社会政策的兜底作用,针对一些就业困难群体,可以通过政府购买一些工作岗位进行定向帮扶。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近年来,很多省份明确取消落户限制。当前要如何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又该如何凸显“以人为本”?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张翼:当前小城市、中等城市,甚至部分大城市,已经完全放开了落户限制,但是他们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方面还是需要通过落户来解决。现实的情形是,很多人不愿意将户口落在某个固定的城市,这是现代社会很常见的现象。在传统社会里,大家往往在一个地方出生、工作、生活、养老。但是在现代社会里,人员流动很频繁,以户籍来配置基本公共服务,会出现很多不适宜的地方。因此,地方基本公共服务要与常住人口的需要相适应。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要解决“同城同待遇”的问题。一方面,要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人在哪里劳动就在哪里参保。另一方面,要解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教育的问题,实现随迁子女教育“同城同待遇”,这还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让流动人口的随迁子女在当前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延伸到“后义务教育”阶段,即可以在当地接受高中教育,在当地参加高考。这是一个“硬核”改革项目,是未来“十五五”时期改革的方向,要推动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需要配套政策逐步落实。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十年实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倍增计划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你今年重点关注农村养老金的问题,并提出十年间实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倍增计划,这是出于什么考虑?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张翼:有三方面的原因。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第一,伴随少子化、老龄化的趋势,现在我国有3亿多人开始领取养老金,其中1.78亿城乡居民每月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只有200多块钱。这200多块钱基础养老金,想要发挥出拉动内需的作用是比较困难的。此前我们生活在多子女时代,依靠子女养老是习惯,现在的老年人尤其是2023年以来,即1963年生育高峰期出生的这些人,陆续进入60岁的退休年龄后,这个群体的子女数量是比较少的,这些人缺乏依靠子女养老的人口基础。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第二,当前我国提出要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建议关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缩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间的差距。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群的消费潜力难以释放,他们子女的消费潜力也难以释放,因为这些子女面临“养老”和“养小”的双重压力,因此建议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这样既能利当前,也能利长远。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第三,当前对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若每年增长3%,以现在城镇职工养老金每月3000多块钱来计算,每月增加的额度是相对较高的。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年增长20或者30块钱,增长幅度相对较大,但每月提升的额度相对有限。建议对于未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可以用通胀系数来加以调节,对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可以按每年增长20或者30块钱的额度来提升,这样到2035年就可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倍增的目标。到2035年,一个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居民每月能领到600块钱的基础养老金,再加上他们房前屋后种植的菜蔬,基本生活可以得到很好保障,这样我们宣布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有非常可靠的基础。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推进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既要量力而行,也要尽力而为。近些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速在明显放缓,政府在坚持过紧日子,财政资金既要加大稳就业力度,还需要提高养老金,刚性民生支出压力在加大。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5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这释放了很好的改革信号,也将给城乡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推进养老保险体制改革,需要坚持“小步快跑”的节奏。如果步子迈得太大,财政会有压力,这样的政策是不可持续的,也难以满足居民福利刚性增长的预期。因此,在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有限的背景下,今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再提高20元,已经是国家政策很积极的响应了。ISV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42417-0.html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人工智能时代需注重个性和创新思维培养,以户籍配置公共服务与现代社会需要不相宜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力争三大球等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

下一篇: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三北”工程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中国方案

为你推荐
距离除夕只剩几天,“回家”成为大街小巷最热门的话题。窗前的红灯笼、热闹的年货市场、街头巷尾的新春歌曲……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
02-02
极目新闻记者 张静娴在清晨六七点的随州农贸市场,卖菜卖肉的摊位前早已挤满了人,洋溢着浓厚的春节氛围。在年货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年货莫过于炸三鲜了。从过年前几周一直...
02-04
“成功!”1月9日,伴随着最后一个控制开关被合上,宽敞明亮的集控室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中国能建主体投资建设的全球首座300兆瓦(MW)压气储能示范...
01-21
这两天,小红书“霸屏”了,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如果还有人不明所以,可以打开小红书App浏览一下,就会发现刷到外国博主的几率非常大,他们还给自己贴上了“T...
01-21
  【文化评析】  作者:济兼(媒体评论员)  春节申遗成功后,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怎么过?文化...
01-22
  当前春运返程以务工和学生客流为主。记者发现,一些务工出发地的火车票依然紧俏,而从大城市出...
02-14
  TikTok 禁令执行了十四个小时。当地时间 1 月 19 日下午,TikTok 在美国正式恢复上线。  此前,临近 TikTok 禁令生效日,为寻找下一个互联网落脚点,1 月 13 日,语言学习软...
01-22
  中新经纬1月17日电 题:新兴领域发展为消费内循环提供新支撑  作者 刘春生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规模稳居全球...
01-21
刚过去的2024年,吉利银河以惊人的销量增速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全年销量突破49.4万辆,同比增长约80%,几乎达到2023年的两倍。2025年刚开年,在1月第二周的销量排行榜上,吉利银河已在多...
01-21
开年见喜,吉利银河E5推出新春大礼包,立享至高价值1.5万元,包含新春保险大礼、新春保养大礼、新春贴膜大礼、新春焕新大礼,四重好礼惠及消费者,一站式福利待领取,省钱又省心。凡2月...
02-05
  1、《难哄》桑延和《偷偷藏不住》的桑延本质上是同一个人,但是剧里面是由不同的演员饰演的。  2、桑延在《偷偷藏不住》剧中由马伯骞饰演,在《难哄》里是白敬亭饰演的...
02-17
《揽月抱遗珠之八零好日子》是近期热门的电视剧之一,吸引了大量观众。该剧在剧情和演员表现方面都取得了成功,成为一部佳作。这部剧于10:00上线,属于女频穿越...
02-22
  降糖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自身病情、经济条件,潜在性副作用等因素综合考虑。通过这篇文章,希望帮助更多糖尿病患者达到...
01-2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自1981年首例艾滋病病例报告以来,人类和艾滋病的抗争已持续40余年。时至今日,尚无可以根治艾滋病的药物,...
01-21
在山东省高密市一篮球训练营,孩子们在进行篮球基本功训练。通讯员 李海涛 摄在山东省高密市一篮球训练营,孩子们在进行篮球基本功训练。通讯员 李海涛 摄  寒假来临,山东省...
01-21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工作计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01-21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