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怂了。
1.罗永浩决定放弃追究西贝
老罗一发力,互联网都得抖三抖。
作为自带流量与话题的争议性网红,罗永浩似乎总能准确踩中广大网友的“情绪开关”,只要他一发声,原本平静的舆论场便会瞬间沸腾、引爆热议,随之带来巨大的流量。
最近的“罗西”(罗永浩与西贝)之争,便是最直观的例子。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李响也做了简单梳理,具体经过大致如下:
9月10日,罗永浩发微博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贵”,称体验“恶心”,呼吁立法强制饭馆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
图源:罗永浩微博
次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开媒体沟通会回应,称门店“100%无预制菜”,谴责罗永浩言论损害商誉并表示将起诉,同时公布其就餐13道菜品的制作过程以证清白。
图源:微博
紧接着,罗永浩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用预制菜的证据,并于9月12日晚通过多平台直播,展示西贝后厨多款保质期9到24个月的预处理菜品,质疑西贝在“无预制菜”说法上玩文字游戏。
图源:罗永浩直播间
9月13日深夜,罗永浩发文宣布西贝事件告一段落:“我要忙正事了,已经耽误了一些工作。”
图源:罗永浩微博
没过多久,贾国龙在行业群的表态截图流出,他一方面表示西贝将学胖东来做到透明,另一方面称罗永浩是“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但也承认被其“打醒”、变相帮西贝进步。
图源:罗永浩直播间
罗永浩得知后忍无可忍,在微博多次发文回击。
图源:罗永浩微博
9月15日,西贝发布官方致歉信,承诺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为门店现场加工,2025年10月1日前完成全国门店九大调整。
图源:微博
对此,罗永浩再次发文质疑西贝此前“无预制菜”承诺、税率差异、10月1日前是否仍售“剩菜”等问题。
9月15日晚,罗永浩在微博发文,表示决定放弃追究西贝,他表示,五十岁后,我亲眼看到无数的中年人,尤其是取得了一些事业成就的,可以为了所谓的“面子”做出多愚蠢、多糟糕、多不顾后果的事。就像这一次的贾国龙,在是非对错完全站不住脚...的情况下,还能嘴硬说出“生意宁可不做”的蠢话,不惜让自己投入数十年心血的企业,和近两万名员工的岗位面临巨大的风险......
图源:罗永浩微博
自此,这场互联网“口水战”似乎到这里就结束了。大战中,罗永浩七日内涨粉43.2万,总粉丝量更因此次事件突破百万大关。
图源:罗永浩微博
单从这一事件来看,罗永浩对于舆论的拿捏非常准确,只要他没有真正“停战”,这场口水战就难以落幕。
而这样的事情,在罗永浩过往经历中也并不少见。
比如,2011年的西门子冰箱事件。
当时,罗永浩购买的西门子冰箱出现门关不严的质量问题,多次维修后仍未解决。为宣泄不满,他带着锤子前往西门子中国总部门口,当众砸毁三台同款冰箱。
图源:搜狐科技
这一行为迅速引爆舆论,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
最终,西门子公开道歉并承诺整改,中国家电行业的质量标准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完善。
另一场广为人知的争议事件,是罗永浩和王自如的直播辩论。当时,王自如对锤子手机的评测内容引发罗永浩不满,双方约定通过直播展开正面辩论。
辩论中,罗永浩准备充分,不仅多次打断对方发言,还直指王自如接受手机厂商投资的事实,质疑其评测的独立性与公正性,让王自如此前塑造的“专业评测人”人设受到严重冲击。
图源:都市快报
这场辩论成为科技圈的经典事件,罗永浩不仅借势提升了锤子手机的知名度,更引发了公众对科技评测行业公正性的深度讨论。
2024年,金曲奖颁奖典礼落下帷幕后,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言辞犀利地表达对该届金曲奖评审结果的不满。
他毫不掩饰地指出,众多获奖作品与奖项并不匹配,在他看来,一些获奖歌曲旋律缺乏亮点、毫无创新,小众歌手的获奖也只是金曲奖为凸显“小众品味”的刻意之举,罔顾大众音乐审美。
这番言论瞬间在网络引发强烈反响,不少网友震惊于他对在音乐行业久负盛名的金曲奖如此大胆的批判。
由于金曲奖评审过程严谨,经多轮筛选及众多专业音乐人士投票,所以许多人认为罗永浩并非音乐专业出身,其评价既不专业也不客观,有借话题博眼球之嫌 。
而在这之前,罗永浩也曾吐槽周杰伦歌词“狗屁不通”,并与周杰伦粉丝互撕。
图源:罗永浩微博
除此之外,罗永浩还曾公开质疑方舟子所设“打假基金” 涉嫌漏税与欺诈,并直接向相关部门提交了实名举报材料,后续方舟子以罗永浩侵犯其肖像权、姓名权为由提起诉讼,最终该诉讼以罗永浩败诉告终。
回顾罗永浩的网红生涯,无论是早年的行业论战、创业路上的起起落落,还是后来对各类社会现象的犀利点评,他总能精准抓住舆论焦点,带来一波又一波的讨论热潮,
而在一次又一次的争议漩涡中,罗永浩身上“不好惹、有态度”的网红人设算是彻底立住了,还顺便吸引了一批认同其价值观的追随者。
所以有人说“互联网有一半的热闹是罗永浩带来的”,这话虽带着几分调侃,却也并非没有道理。
毕竟,在互联网世界里,像罗永浩这样攻击性如此强的网红,真没几个。
2.罗永浩,一个成功的网红
了解罗永浩的人应该知道,老罗干网红,比干企业家更成功。
在网红圈子里,罗永浩无疑是玩转流量的高手。
自从转型直播电商,他靠着自身的话题体质,加上过去积累的粉丝基础,很快便跻身成为直播电商领域的头部主播之一,不仅还清了数亿元债务,还搭建起属于自己的直播电商版图。
根据交个朋友中期业绩公告,公司收入(即新媒体服务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约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9.8%,净利润经调整为7128 万元。
图源:新播场
具体到三家公司的直播GMV,交个朋友在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GMV 约 69.8 亿元,较 2024 年上半年增长约 17.11% 。
而在互联网上,罗永浩也从不缺话题,网红事业可谓是顺风顺水。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罗永浩的企业家之路却走得格外艰辛和坎坷。
近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锤子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1日新增2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2142万余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图源: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这并非锤子科技首次陷入法律纠纷。
回顾其发展历程,他带着“改变手机行业”的雄心壮志创立锤子科技,凭借对产品设计的极致追求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
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与复杂的企业管理面前,理想终究难以抵挡现实的冲击。
后续,多次融资失败、核心团队流失、产品迭代缓慢等问题逐渐暴露,最终让锤子科技陷入重重困境。
如今,锤子科技再次被执行数千万,企业家的困境依旧难以消解。
于罗永浩而言,他看似拥有“企业家”和“网红”两个身份,但很明显,“网红”才是更贴合他,也让他走得更顺的那一个。
3.投机取巧,容易被流量反噬
不过,“网红”这个身份,从始至终都带着几分脆弱的底色。
在罗永浩那些争议性操作里,其实藏着不少负面隐患,他总是喜欢以正义者的身份发声,一会儿吐槽行业乱象,一会儿质疑他人行为,表面上看像是在为公众说话,可背后不免藏着流量投机的心思。
此前,他直播带货时出现的“假货”“虚假宣传”问题,就引发过大规模舆论质疑,不少曾经支持他的粉丝都深表失望,导致他直播账号的口碑和关注度一路下滑。
倘若哪天罗永浩陷入更大争议并最终翻车,他此前苦心攒下的流量,非但成不了抵御风险的屏障,反而会瞬间变成反噬的洪流,导致过往被掩盖的争议被无限放大,多年经营的人设在舆论浪潮中彻底崩塌。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李响真正想说的是,当下不少网红似乎被困在了“流量游戏”里,他们总想着靠制造话题换热度、用争议吸引关注,却偏偏忘了要好好维护长期的口碑,也忽略了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才是长久之道。
不管怎么说,真正能让他们在行业里站稳脚跟的,从来都是待人做事的真诚,还有实实在在能给别人带来的价值。只有放下急功近利的投机心思,沉下心踏踏实实做事,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否则,再高明的流量玩法,到头来也逃不过被流量反噬的结局。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54725-0.html突发,罗永浩收手了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下一篇:罗永浩放弃追究西贝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