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是否国际化,直接决定了京东未来的生死。
1、京东加速海外布局,拟以22亿欧元收购德国电商Ceconomy
刘强东正朝着“在欧洲再造一个京东”的目标加速前进。
近日,京东集团正在考虑以22亿欧元(约合185.09亿元人民币)收购德国电商公司Ceconomy。
图源:英国金融时报
Ceconomy 确认正在与京东集团就潜在收购事宜进行深入谈判,收购报价为每股 4.6 欧元。
Ceconomy 在声明中表示:“确认正在进行深入谈判,但尚未签署任何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也不确定是否会提出收购要约。”
图源:微博
这并不是京东第一次对Ceconomy表现出兴趣,早在2023年,京东就尝试收购Ceconomy,但最终未能达成协议。
如今,京东再次接触Ceconomy,并愿意斥资185亿,能看出其收购的诚意和决心。毕竟,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只不过,目前双方的谈判正在深入进行中,交易能否最终达成仍存在不确定性。
整体而言,如果京东能够成功收购Ceconomy,将会助力其对国际市场的快速扩张。
公开资料显示,Ceconomy是德国知名的消费电子零售商,旗下拥有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品牌。二者拥有欧洲最大的电子商品在线商店之一,以及覆盖多个欧洲国家的约 1000 家线下门店,员工总数约 5 万人。
图源:微博
此外,Ceconomy 2023/24 财年销售额为 224 亿欧元,其中在线业务贡献 51 亿欧元。不难看出,Ceconomy在欧洲电商市场中的实力突出。
此前,刘强东就表示:京东未来最重要的方向之一是国际化,且京东国际化将采用本地基建、本地员工、本地采购、本地发货,只卖品牌商品的本地电商模式。
如果收购Ceconomy,京东能够快速获得Ceconomy在欧洲本土的实体零售渠道和市场资源,弥补其在欧洲线下市场的空白。
同时,Ceconomy的线下门店网络可以和京东的供应链以及物流体系深度整合,发挥协同作用。比如,门店可以作为前置仓,提升“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效率。
更重要的是,通过收购Ceconomy,京东可以绕过传统跨境电商的贸易壁垒,直接以本地化身份参与市场竞争,降低经营成本。同时,京东也可以借助Ceconomy在当地的知名度,提升自身在欧洲市场中的品牌影响力。
当然,这些美好的愿想能不能实现,还得看双方在谈判中的发挥。
京东对海外市场的野心,从未减少半分,相关布局也在进行中。其实,寄希望于收购海外本土品牌之外,京东也在海外推出了自营零售品牌。
早在2022年,京东在欧洲推出全渠道零售品牌ochama,致力于成为欧洲消费者购买食品生鲜、家用电器、美妆、母婴、时尚、生活家居等全品类商品的首选商店,提供一站式无忧快捷购物体验。
图源:微博
发展至今,ochama已在荷兰、波兰、法国等地组建自营仓库,面向欧洲 24 个国家提供全品类商品上门配送和自提服务。凭借高效的履约速度和优质的产品,ochama赢得了欧洲消费者的任何和好评。
ochama之外,京东今年4月在伦敦地区测试运营欧洲线上零售品牌Joybuy,进一步探索英国市场。
图源:Joybuy
Joybuy选择英国,是因为英国是全球第三大电商市场,2024年英国零售电商规模达1600亿美元,这将为Joybuy提供无数的发展机会。
Joybuy采用的是全自营模式,确保商品品质和服务质量。提供日用百货、美妆护肤、3C电子、家居等多品类商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零售品牌的推出,是京东在欧洲市场中的有效尝试。而支撑着零售业务发展的,则是京东强大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
去年12月,京东物流发布了2025年全球一体化供应链战略,旨在将省心高效的全球供应链服务做到极致,以满足全球市场对高效、可靠物流服务的需求。
图源:京东物流
实话实说,京东作为国内电商巨头,虽已有成功的经验,但要想真的“在欧洲再造一个京东”,并没有想象中简单,这需要时间的沉淀。
正如刘强东所说:国际业务用一句话总结,京东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没法三年五年干成,可能都要十年二十年,但我们坚定认为,只有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才能够走长远。
2、刘强东在下一盘大棋
国际业务上,京东还处于摸索、实践的阶段;国内业务上,京东则是四面出击,不断扩大商业版图。
今年以来,京东频频突破自己的业务界限,闯入了多个行业。我们不知道刘强东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只是在京东一次又一次的大动作中,惊叹于其魄力。
今年2月,京东宣布正式进军外卖行业。彼时,我们也无法预设,京东的这一动作会引发外卖大战等事件,将外卖行业搅得天翻地覆。
只是,最先挑起“战火”的京东,似乎也是最先熄火的。因为在淘宝和美团开启“疯狂星期六”模式时,京东似乎有意“避战”,取消了超时免单,取而代之的是“超时20分钟赔付4元优惠券”。
图源:京东
其实,京东只是“卷”向了其他方向,开始搞自营外卖。京东不仅上线了名为“七鲜小厨”的外卖自营门店,还要拿出10亿元现金为1000道招牌菜寻找合作人。
图源:京东黑板报
这理应是外卖大战发展的趋势,不执着于烧钱的价格战,而是向品质外卖看齐。
外卖之外,京东还宣布要做酒旅,并给出了很大的诚意。在京东客服发布的《致全体酒店经营者的一封公开信》中,京东方面承诺为参与“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的酒店商家提供最高三年0佣金权益。
图源:京东客服
不论是做外卖还是做酒旅,京东都是为了打造供应链。刘强东曾公开表示:京东为酒店、餐饮成立了新通路事业部,我们先做的是便利店,第二就是餐饮,第三做酒旅,其实都为了背后的供应链去做铺垫。
同样的,京东造车也是为供应链服务。在7月初的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中,京东物流首次发布自研无人轻卡产品——京东物流VAN。这标志着京东正式入局无人驾驶汽车领域。
比较突出的是,京东物流VAN在电商仓储、快递分拣、制造业供应链及冷链运输等高频率物流场景中具备显著优势。同时,相比于传统运输,其可节省约60%的成本,大幅提升物流运营效率。
此外,京东还入局了短剧和医美行业。先是开始招聘多个和短剧行业相关的岗位,后京东健康旗下首家线下医美自营诊所开业。
不得不说,京东频繁的动作,确实让人有些眼花缭乱。当我们在关注着某一竞技场的状况时,京东已经奔赴下一个战场了。
京东业务的扩展,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和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前几天派代网创始人邢孔育(老邢)发布了一封公开信,称京东现在不应该做外卖、短剧,并建议京东赶紧砍业务瘦身聚焦。
图源:派代老邢
不难看出,这些建议和京东目前的一些动作是相悖的。我们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对错与否也有个人的评判标准。
但不可否认的是,京东入局外卖,确实带来了不少积极效应,也推动了外卖行业的向前发展。而在其他行业中,新玩家入局也能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京东作为国内的电商巨头,既然选择了突破界限,接触更多的行业,肯定有其自身的考量。而好与坏,就交给时间来证明吧。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2-34683-0.html京东砸上百亿杀入欧洲市场,刘强东早有预谋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