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秦瑾 报道
4月19日,第二届流苏节启动仪式在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拉开帷幕。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以及校企合作单位代表与近千名师生共同见证这场文化、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盛宴。
一曲《上春山》在流苏纷扬处徐徐拉开启动仪式的序幕,滨州市汉服协会的宽袍广袖与山农工学子的现代编舞交相辉映,自《相思遥》、《玉兆翩鸿》到《融·华章》,舞者们以足尖为毫,在水袖起落间解密齐纨鲁缟的经纬密码,在虚实交叠的舞台上铺展出稷下学宫的千年华章。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团委书记谷晓川表示,本届流苏节是在第一届流苏节成功举办的扎实基础上,以校地融合为根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院专业特色为主线,以“文化解码-科技赋能-市场验证”为闭环,构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育人新范式。
谷晓川进一步介绍,在诸多创新举措中,以“淄博好品进校园”为战略支点,构建起“政府搭台-高校赋能-产业反哺”的协同创新机制,堪称一大亮点。“我们将流苏大道改造为‘流动的淄博好品博物馆’,这种‘校地共生’模式将城市产业升级需求转化为育人场景,让流苏节成为破解‘高校智力沉淀’与‘地方经济转型’结构性矛盾的解码器。”
另一方面,通过“成长型思维”范式创新,解构文化传承的新格局。活动期间,万余名学子以生产者身份深度介入活动策划、项目展演和保障服务的全链条实践,构建起“课堂知识-文化生产力-社会价值”的闭环赋能系统,让学科智慧在躬身实践中迸发真实生命力。此外,学校积极探索“学院主体责任制”,依托各学院学科优势打造特色模块,形成“一院一品”的生态化协作模式。
流苏大道上,学校各二级学院“一院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和“淄博好品进校园”淄博老字号相映成趣,千余名淄博市民徜徉在芳香四溢的流苏大道,品味着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的深度融合。
在艺术学院的非遗手作工坊展区,扎染、漆扇等非遗项目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学生驻足体验。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魏陵向记者介绍道,“我们展区主要展示工艺美术类非遗项目,像漆工艺、染织工艺等。这次选择的非遗体验项目制作耗时短、互动性强,很受大家欢迎。”据悉,这是该学院师生首次参与此类活动,不少学生把平时的作业拿出来展示售卖,很快便销售一空。魏陵表示:“借助这个活动,学生有机会走出教室,与社会各界交流,对推销自己的作品和提升自身能力都很有帮助。”
操场附近同样热闹非凡,经管学院的“寻书香武道风华,赴流苏诗画盛筵”读书游园系列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师生参与打卡。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王永瑞介绍:“我们结合学院和社团特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撷鹰文学社的赋诗活动、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捐书活动、博武社团的运动类活动等。我们把这些活动串联起来,形成了集文化、体育于一体的集章打卡领奖综合性活动。”
“学校依托流苏树开花举办流苏节,旨在加强校地合作,让更多人走进校园。流苏节不仅是学校的文化品牌,更是淄博市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发展的见证。我们希望通过举办流苏节,进一步推动淄博市与学校之间校地、校城的交流合作。”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玖庆说道。
据了解,本届流苏节以“千树流苏凝素雪,九畹农工育英才,书香漫道连阡陌,云袖舞风绽芳华”为主题,秉承“以花为媒,以节会友”的理念,期间校园全面向社会开放,同步开展“白绦织锦,春漾校园”“华裳智韵,匠心传习”等五大板块的精彩活动,通过构建“日赏花景、夜观灯影”的全时段和“可听可触可感”的全感官体验场景,为广大师生和市民朋友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平台。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3962-0.html校地融合再谱新篇,第二届流苏节在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启幕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