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王一刚 报道
伴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颁布和“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能力和关键品格成为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方向与标杆。中国传统益智游戏汇聚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独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是落实文化传承与思维培养的有效载体。同时中国传统益智游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能有效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从而提高其核心素养。
济南高新区东城逸家小学通过开展8年研究,构建了系统化、梯度化的中国传统益智游戏校本课程体系,旨在实现文化传承与思维培养的深度融合,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学校聚焦传承文化、拓展思维、融合创新三大核心维度,依托“基础课程+融合课程”校本课程群,设计拼版类、绳环类、榫卯类和棋类四类课程,构建小学低中高学段前后勾连、螺旋上升的梯度化课程体系。
课程开展以来,中国传统益智游戏成为最热门的课余活动。校园里玩益智游戏的孩子随处可见。在游戏过程中,不少学生还记录下操作和思考过程,甚至还写出了游戏“秘籍”。“华容道游戏玩法繁多,极考验我们的脑力。操作过程要有耐心,必须先练几十遍,把步骤记熟,才能不断加快速度……”每当成功闯过一次难关,富有成就感的笑容就会在孩子们脸上绽放。有的还专门设立了益智游戏挑战擂台,孩子们争抢炫技,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只见每名学生都很专注,玩具碰撞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一首清脆的打击乐,场面让人“眼花缭乱”。
益智游戏的历史文化如春雨般浸润学生心灵。学校依托融合课程,将每年举办的“数学节游园日”活动与传统益智游戏相融合。学生在深入了解传统益智游戏背后的文化历史后积极创编经典戏剧,如《戏说赛马》《扭转乾坤》等,将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巧妙融合。学生在“学—思—动—用—创”的过程中实现“趣玩—慧编—创用”的进阶。
丰富多彩的益智游戏活动是学校多年来探索、实践中国传统益智游戏课程的缩影和见证。中国传统益智游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手、脑并用提升思维能力,在游戏中实现创新与应用。中国传统益智游戏课程是对小学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能为小学生思维的建构和发展提供可依托的基础和平台,有效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的形成和发展,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4480-0.html济南这所学校用益智游戏贯穿校本课程收获不少学生“粉丝”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