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雷锋精神被赋予立德树人新坐标,其蕴含的奉献、敬业、创新基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同构,为破解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中的认知虚化、情感弱化、实践空化提供精神锚点。面对大中小学思政课长期存在的学段割裂化、知行二元化、资源碎片化痛点,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以60余年来的学雷锋深厚积淀为依托,深度挖掘雷锋精神内涵,整合多方资源,精心打造“学雷锋资源包”,以系统化、课程化、生活化设计,推动雷锋精神从“活动式倡导”升维为“一体化育人”,构筑新时代思政教育的“精神赋能工程”。
一、课程开发:锻造雷锋精神纵向贯通的育人链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充分发挥自身在学雷锋领域的传统优势,联合本地教育部门、雷锋纪念馆、社区以及各类公益组织,对学雷锋相关资源进行全面梳理与整合。针对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学雷锋资源包”进行了系统化设计,构建了“情感-认知-信念”三阶课程育人模式。小学阶段聚焦情感浸润,通过《雷锋故事情感体验课程》等载体,运用叙事教学法与情景模拟,培育具身化道德感知;中学阶段强化价值辨析,借助《雷锋精神时代价值思辨课程》开展批判性讨论,引导青少年在公共议题分析中建立理性认同;大学阶段着力信念践行,依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推动雷锋精神与专业创新融合课程项目化学习,促进社会责任意识向创新创业实践转化。从小学阶段的感性体验、情感共鸣,到中学阶段的理性思考、价值辨析,再到大学阶段的深度认同、实践创新的认知递进和能力跃升,有效打通了学段间衔接壁垒,确保了育人目标的连贯性和层次性。
二、实践连接:贯通雷锋精神知行转化的能量环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雷锋资源包”为切实破解思政教育中“知易行难”的困境,弥合认知学习与实践行动之间的鸿沟,精心构建了“阶梯式实践赋能体系”,将雷锋精神的价值引领具象化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实践场景。资源包以“做中学、学中悟、悟中行”为核心理念,设计开发了覆盖“基础践行—能力深化—创新拓展”三大层级的多元化实践方案库,其中包含120个学雷锋实践活动方案。在小学阶段,重点设计“雷锋故事我来讲”“校园小雷锋岗”等情境体验活动方案,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与服务中培育善心善行;中学阶段,则聚焦“社区微治理提案”“文明风尚志愿行”等主题项目,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分析社会现象、参与公共事务的实践能力;大学阶段,则着力打造“专业+志愿服务”“创新公益项目孵化”等,推动学生将专业知识、创新思维与奉献精神深度融合,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资源包配套开发了“学雷锋成长电子档案”,运用数字化手段全过程记录、可视化呈现学生在各实践项目中的参与度、贡献度与成长轨迹,有效保障了实践活动的持续性、有效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真正贯通了从价值认知到行为自觉的转化路径,使雷锋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自觉。
三、协同发展:激活雷锋精神育人共同体的生态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雷锋资源包”突破了学校教育的物理边界,通过机制化设计构建了多主体协同、多场域联动的“大思政”育人生态。资源包创新性地建立了“家校社企”四位一体协同机制:在校内层面,通过打造“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协同教研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包与专业课程、党团活动、生涯教育的深度互嵌;在家庭场域,开发“家庭雷锋日志”及亲子志愿服务指导手册,将道德实践延伸至家庭生活日常;在社区维度,开发全国80余个雷锋纪念馆研学方案,使学生在实践研学中体认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统一;在社会资源整合方面,打造“雷锋式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方案,邀请行业标兵、优秀校友担任实践导师,以其鲜活事迹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实践形态。这种全域覆盖、全程贯通的育人网络,使学雷锋实践从刻意组织的活动升华为弥漫性存在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课堂讨论、社区服务、家庭互动、专业实践中持续获得价值强化,最终促成雷锋精神从外源性规范向内生性价值信念的转化,彰显了生活化德育“日用而不觉”的独特效力。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雷锋资源包”的创新实践,不仅是对雷锋精神时代内涵的深度挖掘与活化运用,更是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瓶颈的精准破题。未来,“学雷锋资源包”将持续优化,为构建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新格局注入更加澎湃而持久的精神动能,让雷锋精神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伟大实践中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作者: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雷冬海 徐雅宁)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5609-0.html“学雷锋资源包”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创新实践探索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