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警察学院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十六字总要求为人才培养目标,着力通过数智赋能,积极探索虚实结合的公安大思政体系,打造公安特色思政育人新范式,构建了“思政领航·红专同向·数智赋能”的公安“大思政”育人体系,锻造忠诚警魂,培育公安卓越人才。
一、搭建公安“大思政”育人体系
紧扣总要求,强化红色基因传承。打造“忠诚警魂”品牌,开办“鲁警大讲堂”;充分挖掘校史中的红色基因,开展校史宣讲;强化仪式育人,增强“人民警察”身份认同;开展多彩美育教学,强化美和艺术的浸润;推行“警务化管理阳光平台”,营造公平正义的校园环境,培育公正意识;严抓“一日生活制度”,全方位锤炼“令行禁止”的作风;开展常态化警示教育,打造特色廉洁品牌,锻造铁军纪律。
建立多场景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将思政课堂搬进校内的山东公安英烈纪念园,用身边的公安英模讲好“人民公安故事”,努力打造具有公安特色的思政金课和示范课。依托校外公安特色资源,设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定期开展主题现场教学,通过“师生同备同讲”机制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打造“1+2+N”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发挥思政课的引领作用。
二、打造红专同向的公安特色课程思政新范式
重塑公安院校课程思政目标体系。出台《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根据“融合、创新”的要求,引导专业课程聚焦智慧警务需求,提升专业理论与思政元素的吻合度,打造公安院校课程思政示范标杆。
深挖智慧警务实践中课程思政元素。重塑专业课程内容,自编20余本公安特色教材,将智慧警务的新场景、新技术、新经验植入思政内容,布置实践场景,开展专业训练。
探索探究式课程思政研学新路径。推行“线上学+课上教+课后研”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学生置身于智慧警务的实践视角,通过探究型、项目式小组延伸性学习,引导学生直面警务实战的新问题,提升公安院校课程思政研学新路径。
提升课程思政育警质量和效果。着重培养“经世济民、德法兼修、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优秀警察品格,拓展警察国际化视野,培育系统思维和创新精神。
三、构建创新型数智+思政育人模式
搭建公安大思政云端平台。研发“山东公安史数字教育馆”虚拟仿真资源,构建覆盖“入校前-在校中-离校后”的全周期闭环学习系统,以公安特色资源强化思政教育感染力。
打造数字化思政育人场景。以数智化手段把传统思政内容转化为有情感、有温度的多模态教学场景,整合实战案例,构建沉浸式思政教学资源库,强化忠诚警魂、法治思维等职业价值观。
建构数字化思政育人新生态。建立跨学科思政资源数据库,通过智能算法推荐关联教学内容;通过VR技术模拟执法场景,让学生在虚拟实践中体验职业伦理与社会责任。
通过思政领航,构建了公安“大思政”育人格局;通过红专同向,打造了公安特色课程思政新范式;通过数智赋能,多维度拓展了大思政的时空与质效,公安专业“大思政”育人体系成效显著。学生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认同感强。2024年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100%学生对党的领导充满信心。学生参与“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比赛成绩优异。学生服务社会、服务公安的责任感大大增强,用人单位满意度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来源:山东警察学院 王晓东)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6504-0.html山东警察学院:思政领航·红专同向·数智赋能——公安专业“大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