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司心鹏 通讯员 宋震 王琴 报道
为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助力高校学子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7月2日至4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系组建“绿色节能、智慧水务”调研服务队,开展"探寻水务智慧 赋能绿色未来"主题实践活动。三天时间里,师生团队走进济南水务集团,通过实地调研、技术交流、场景体验等形式,深度解锁校企合作赋能智慧水务的创新路径。
沉浸式走访:从历史脉络到智慧运维的时代跨越
在济南水务供水史馆与解放桥加压站,实践团队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水务之旅。泛黄的历史文献记载着城市供水从"肩挑人扛"到管网密布的发展脉络,而眼前的智能加压设备正通过物联网系统实现精准调度。学生们驻足观察2号机组(1986-2004)的运行原理,对比新一代智慧运维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界面,直观感受"科技赋能水务"的变革力量。"当看到AI算法能精准预测用水高峰并自动调节水压时,突然理解了课堂上的云计算原理如何落地民生场景。"参与学生侯伶俐感慨道。
校企头脑风暴:产教融合破解人才供需痛点
在专题交流会上,校企双方围绕"智慧水务人才培养"展开深度对话。曾在智慧水务竞赛项目中获奖的学生代表分享项目经验,提出"以赛促学"的成长诉求;校方代表坦言当前课程体系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特别指出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战经验的短板,呼吁建立"企业专家进校园"的常态化机制。济南水务集团技术负责人则展示了AI水质监测、自动化巡检等数字化成果,透露后台运维、数据建模等岗位正面临"高学历+复合型"人才缺口,期待与院校共建人才孵化基地。
共识凝聚:学用结合构建人才培养闭环
"离开操作台,代码只是字符串。"这句来自企业工程师的肺腑之言,成为本次实践的核心共识。校企双方一致认为,智慧水务的发展需要"双轨驱动"——学生需将云计算、大数据等专业知识与供水调度、漏损检测等具体场景深度耦合,企业技术人员也需紧跟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迭代节奏。在解放桥加压站的实操环节中,学生们通过模拟智慧管理平台操作,首次实现"用代码控制阀门开关"的跨界体验,这种"做中学"的模式获得师生一致认可。
此次实践是该系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搭建"企业场景课堂",不仅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智慧水务的技术内核,更推动校企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技术攻关项目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意向。随着双方合作的持续深化,一幅"科技赋能水务、教育反哺产业"的绿色发展画卷正在泉城徐徐展开,为智慧城市建设注入强劲的人才与技术动能。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6582-0.html山商职院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系2025“三下乡”:探水务智慧 赋绿色未来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