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一号还“活”着!有人每年给它拍生日照

3个月前 来源:北京日报 观看:41

“24日凌晨1点23分,过境北京,差不多正北方向、地平高度25度出地影,向右下方运动。”北京天文馆研究员朱进查到了“东方红一号”卫星(以下简称“东方红一号”)的过境信息。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55年前,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响起《东方红》悠扬的乐曲声,将中国人的声音带进了太空。中国航天史由此开启。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今年4月24日,是“东方红一号”在天上飞行的55周年纪念日,也是朱进60岁的生日。“要是天气不错的话,又能看见‘东方红一号’。”朱进说。过去大约30年里,他几乎每年都会在生日到来前查一查“东方红一号”的过境信息。如果有可见过境并且天气好,他就会给“东方红一号”拍张生日照。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同一时间,和朱进一样忙得不亦乐乎的,还有“东方红一号”总体设计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潘厚任。他总会接到各种科普报告的邀请。常有人在听完报告之后问他:“‘东方红一号’还能再飞多久?”潘厚任认真做了计算:“乐观的话,‘活’到100岁没问题。”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看见“东方红一号”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很多人不知道“东方红一号”仍在天上飞着,而朱进已经攒了许多观看和拍摄它的经验。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天黑之后的两三个小时和天亮之前的两三个小时,是观测较低轨道人造天体比较合适的时间。这时,地面观测者在地球巨大的阴影里,而卫星可以从几百公里的高空折射或者反射太阳光。”他说。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朱进是一位老练的天文观测者,也是一位天文科普工作者,2002年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调至北京天文馆任馆长。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朱进一直走在天文观测的“时尚”前沿。1994年他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后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河北兴隆的观测基地,使用专业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1998年开始,他进入流星观测领域,号召国内天文爱好者开展人造天体观测;1999年水木清华BBS成立天文版,他成为第一任版主;2001年,他开始使用像增强器与磁带摄像机拍摄“东方红一号”等卫星的影像;2008年年底,朱进开始用数码相机拍摄各种人造天体,并开始给“东方红一号”拍照。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有时,朱进会给业余爱好者一些更为细致的“观测攻略”。“首先,我们要根据所在地理位置,上网查询卫星的可见过境信息,包括过境时间、方位、亮度等,以及其在星图上相对星空背景的运动轨迹。知道过境信息后,我们还要看云图,根据云图判断哪里的天气适合观测。”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不过,要想像朱进那样拍出好照片,只有“攻略”不够,还得有判断力、体力和运气。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2022年4月,朱进拍到了“东方红一号”与中国空间站的同框照片,拍摄地在北京东郊湿地公园。当时,他带了两套拍摄设备,在卫星过境前两个小时支好三脚架,对准了东南方高空。在那里,由织女星、天津四、牛郎星组成的“夏季大三角”格外醒目。等了一会儿,朱进看见中国空间站从地影中出现,在牛郎星下方冲破暗夜,并从相机取景框的右上方向左下方滑动。他知道,按照预报,“东方红一号”将从右下角出现,并向左穿过天宫空间站的轨迹。于是,他把快门设置到0.2秒连拍,抓住了两个航天器同框的瞬间。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每年朱进都会乐此不疲地拍“东方红一号”,甚至开车到上千公里外的荒郊野岭去拍。当别人问他“做这件事是出于怎样的情怀,有什么意义”时,他不会说什么漂亮话:“就是每年和‘东方红一号’一起过生日的一个习惯,没想过什么意义,也许记录本身就是意义。”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朱进的记录,让人们知道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依然在天上平静地飞,也让55年前的记忆变得有迹可循。在朱进的幼年记忆里,他总觉得一抬头就能看见“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乐曲好像真的能从成百上千公里外的太空直接飘进他的耳朵里。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东方红一号”是怎样被看见的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当时的人们是有可能抬头就看见‘东方红一号’的,只是他们看见的不是卫星,而是发射卫星时的末级火箭。”潘厚任笑着说。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88岁的潘厚任记得,当初,“东方红一号”有“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见”的12字目标,其中“看得见”曾让作为卫星研制任务领导者的钱学森先生“很头痛”。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看得见”的目标是在一场持续了42天的会议上临时想到并提出来的。当时,中国科学院组织全国100多家单位的科研人员,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卫星的方案论证会。这是潘厚任这辈子开得最长的一次会。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会上,大家细致论证了卫星的发射方案,以及地面怎样向卫星发指令并接收信号的卫星测控问题。后来,这两个问题被概括为“上得去”和“抓得住”。同时,有人提出让卫星“听得见”。再之后,又有人问道:“要‘听得见’,是不是也要‘看得见’呢?”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会议结束后,“看得见”就和“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一起,成为“东方红一号”的四大任务目标之一。当时,包括潘厚任在内,谁也没想到,“看得见”反倒成了让人头痛的问题。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潘厚任记得,有天晚上,钱学森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你是学天文的,你说到底能不能‘看得见’?”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潘厚任连忙拿出纸笔,先后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演算起来。最后,两种算法给出了同样的结论——肉眼看不见。“卫星的直径为1米,亮度相当于7等星,在天气、光线都好的情况下,人用肉眼最多只能看到6等星,基本看不见7等星。”潘厚任答。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事后,钱学森为解决卫星“看得见”的问题做了特别的安排。研发人员在末级火箭壳体外部装上了一条表面镀着金属膜、直径达4米的“观测裙”。卫星入轨后,末级火箭跟在卫星后面飞一段时间。在阳光的照射下,“观测裙”的亮度接近肉眼可见的二等星,能达到北极星的亮度,在黑夜晴空的映衬下,肉眼就能看到。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设计寿命为20天的“东方红一号”运行了28天,直到电池耗尽。跟随在“东方红一号”后面的末级火箭因为“观测裙”产生的阻力,一段时间后便坠入了大气层。所以,“东方红一号”如今尽管仍在飞,但凭当前亮度,已经很难用肉眼看到。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潘厚任并没有像朱进那样每年去找寻“东方红一号”的身影,他看得更多的是家里摆放的“东方红一号”模型。拿着模型,他能把每一个小零件里的故事说得精彩生动,一聊就是一上午。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今年4月24日,潘厚任受邀前往上海参加“中国航天日”的科普展,给年轻人讲述当年的故事,包括他们怎样让这颗卫星“看得见”。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让世界看见的,还有更多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在科普报告和日常交流中,潘厚任时常被问“‘东方红一号’能飞到什么时候”。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东方红一号”重173公斤,运行轨道一直是椭圆形的。刚上天时,它的轨道近地点在439公里、远地点在2384公里。如今,它的近地点大约在420~430公里、远地点大约在2000公里。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按照轨道衰减的速度,潘厚任估计它可以飞到100岁。“乐观一点的话,如果不遭遇大型磁暴、空间碎片或流星体撞击,‘东方红一号’在天上过100岁生日没问题。”潘厚任说。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而在那之后,“东方红一号”会坠入大气层烧掉,永远地消失。也有人问潘厚任“要不要把‘东方红一号’接回家”。潘厚任想了想说:“我还是更希望它留在太空,顺应自然规律。人定胜天是一种志气,我们可以奋斗并改善生活,但自然规律的力量太大了,就像人有生命周期一样。”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在讲述“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历程时,潘厚任常会提到他的同事,也总会在提到那些名字时,加上一句“已经走了”“不在了”“前两年也走了”。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我们老了,不行的,现在要靠你们年轻人了。”潘厚任说。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当初,中国科学院为研制“东方红一号”而组建“581组”时,在南京大学读天文系的潘厚任被选进组,那年,他21岁。担任“东方红一号”总体设计组副组长时,他也才28岁。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那时,我国决定“东方红一号”要“自力更生”。“1958年,最早提议我国研制人造卫星的赵九章先生带队去苏联,想看看苏联的人造卫星,没想到他们在那里待了几十天,与卫星有关的技术却什么都没看到。回国之后,赵先生等中国科学家就下定决心,搞卫星一定要靠自己。”潘厚任回忆说。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正因如此,“东方红一号”的设计方案中,采用了很多原创技术。其中,潘厚任等年轻人提出的多普勒频移测速定位系统就是中国人最早用在卫星上的技术。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千万不要轻视年轻人,搞‘两弹一星’的时候,真正在第一线干的,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那是脑子最灵的年纪,一天一个主意,面对困难从来不怕。”潘厚任说。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提到现在的年轻人,潘厚任笑着说:“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原来比,任务更大、更重了。我们那时候是解决‘有无’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要超过别人,做前所未有的事。”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尽管已经88岁,潘厚任还在想办法帮助年轻人成长。他加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到全国各地给中小学生科普航天知识。“建设航天强国,不仅是航天人的追求,更是所有中国人的期待。”潘厚任说。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朱进也是这个演讲团的成员。为了让更多人关注中国航天的起步历程,去年,“东方红一号”过生日时,朱进在北京门头沟区的东方红隧道拍下了“东方红一号”的身影。今年,过60岁生日的他,准备专程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的“草原天眼星空营地”给“东方红一号”拍55岁的生日照。他想,只要“东方红一号”在天上,他就会年复一年地拍下去,让更多人和他一样看见“东方红一号”。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从“东方红一号”发射至今,55年来中国航天已经发生巨变。“现在世界看见的,早已不只是‘东方红一号’,还有我们的载人、北斗、登月、探火工程。55年,一脉相承,没有前面,就没有后面。如今,后来者已经居上,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厉害!”潘厚任笑道。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24日凌晨1点23分,过境北京,差不多正北方向、地平高度25度出地影,向右下方运动。”北京天文馆研究员朱进查到了“东方红一号”卫星(以下简称“东方红一号”)的过境信息。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55年前,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响起《东方红》悠扬的乐曲声,将中国人的声音带进了太空。中国航天史由此开启。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今年4月24日,是“东方红一号”在天上飞行的55周年纪念日,也是朱进60岁的生日。“要是天气不错的话,又能看见‘东方红一号’。”朱进说。过去大约30年里,他几乎每年都会在生日到来前查一查“东方红一号”的过境信息。如果有可见过境并且天气好,他就会给“东方红一号”拍张生日照。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同一时间,和朱进一样忙得不亦乐乎的,还有“东方红一号”总体设计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潘厚任。他总会接到各种科普报告的邀请。常有人在听完报告之后问他:“‘东方红一号’还能再飞多久?”潘厚任认真做了计算:“乐观的话,‘活’到100岁没问题。”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看见“东方红一号”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很多人不知道“东方红一号”仍在天上飞着,而朱进已经攒了许多观看和拍摄它的经验。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天黑之后的两三个小时和天亮之前的两三个小时,是观测较低轨道人造天体比较合适的时间。这时,地面观测者在地球巨大的阴影里,而卫星可以从几百公里的高空折射或者反射太阳光。”他说。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朱进是一位老练的天文观测者,也是一位天文科普工作者,2002年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调至北京天文馆任馆长。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朱进一直走在天文观测的“时尚”前沿。1994年他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后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河北兴隆的观测基地,使用专业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1998年开始,他进入流星观测领域,号召国内天文爱好者开展人造天体观测;1999年水木清华BBS成立天文版,他成为第一任版主;2001年,他开始使用像增强器与磁带摄像机拍摄“东方红一号”等卫星的影像;2008年年底,朱进开始用数码相机拍摄各种人造天体,并开始给“东方红一号”拍照。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有时,朱进会给业余爱好者一些更为细致的“观测攻略”。“首先,我们要根据所在地理位置,上网查询卫星的可见过境信息,包括过境时间、方位、亮度等,以及其在星图上相对星空背景的运动轨迹。知道过境信息后,我们还要看云图,根据云图判断哪里的天气适合观测。”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不过,要想像朱进那样拍出好照片,只有“攻略”不够,还得有判断力、体力和运气。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2022年4月,朱进拍到了“东方红一号”与中国空间站的同框照片,拍摄地在北京东郊湿地公园。当时,他带了两套拍摄设备,在卫星过境前两个小时支好三脚架,对准了东南方高空。在那里,由织女星、天津四、牛郎星组成的“夏季大三角”格外醒目。等了一会儿,朱进看见中国空间站从地影中出现,在牛郎星下方冲破暗夜,并从相机取景框的右上方向左下方滑动。他知道,按照预报,“东方红一号”将从右下角出现,并向左穿过天宫空间站的轨迹。于是,他把快门设置到0.2秒连拍,抓住了两个航天器同框的瞬间。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每年朱进都会乐此不疲地拍“东方红一号”,甚至开车到上千公里外的荒郊野岭去拍。当别人问他“做这件事是出于怎样的情怀,有什么意义”时,他不会说什么漂亮话:“就是每年和‘东方红一号’一起过生日的一个习惯,没想过什么意义,也许记录本身就是意义。”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朱进的记录,让人们知道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依然在天上平静地飞,也让55年前的记忆变得有迹可循。在朱进的幼年记忆里,他总觉得一抬头就能看见“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乐曲好像真的能从成百上千公里外的太空直接飘进他的耳朵里。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东方红一号”是怎样被看见的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当时的人们是有可能抬头就看见‘东方红一号’的,只是他们看见的不是卫星,而是发射卫星时的末级火箭。”潘厚任笑着说。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88岁的潘厚任记得,当初,“东方红一号”有“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见”的12字目标,其中“看得见”曾让作为卫星研制任务领导者的钱学森先生“很头痛”。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看得见”的目标是在一场持续了42天的会议上临时想到并提出来的。当时,中国科学院组织全国100多家单位的科研人员,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卫星的方案论证会。这是潘厚任这辈子开得最长的一次会。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会上,大家细致论证了卫星的发射方案,以及地面怎样向卫星发指令并接收信号的卫星测控问题。后来,这两个问题被概括为“上得去”和“抓得住”。同时,有人提出让卫星“听得见”。再之后,又有人问道:“要‘听得见’,是不是也要‘看得见’呢?”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会议结束后,“看得见”就和“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一起,成为“东方红一号”的四大任务目标之一。当时,包括潘厚任在内,谁也没想到,“看得见”反倒成了让人头痛的问题。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潘厚任记得,有天晚上,钱学森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你是学天文的,你说到底能不能‘看得见’?”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潘厚任连忙拿出纸笔,先后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演算起来。最后,两种算法给出了同样的结论——肉眼看不见。“卫星的直径为1米,亮度相当于7等星,在天气、光线都好的情况下,人用肉眼最多只能看到6等星,基本看不见7等星。”潘厚任答。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事后,钱学森为解决卫星“看得见”的问题做了特别的安排。研发人员在末级火箭壳体外部装上了一条表面镀着金属膜、直径达4米的“观测裙”。卫星入轨后,末级火箭跟在卫星后面飞一段时间。在阳光的照射下,“观测裙”的亮度接近肉眼可见的二等星,能达到北极星的亮度,在黑夜晴空的映衬下,肉眼就能看到。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设计寿命为20天的“东方红一号”运行了28天,直到电池耗尽。跟随在“东方红一号”后面的末级火箭因为“观测裙”产生的阻力,一段时间后便坠入了大气层。所以,“东方红一号”如今尽管仍在飞,但凭当前亮度,已经很难用肉眼看到。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潘厚任并没有像朱进那样每年去找寻“东方红一号”的身影,他看得更多的是家里摆放的“东方红一号”模型。拿着模型,他能把每一个小零件里的故事说得精彩生动,一聊就是一上午。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今年4月24日,潘厚任受邀前往上海参加“中国航天日”的科普展,给年轻人讲述当年的故事,包括他们怎样让这颗卫星“看得见”。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让世界看见的,还有更多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在科普报告和日常交流中,潘厚任时常被问“‘东方红一号’能飞到什么时候”。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东方红一号”重173公斤,运行轨道一直是椭圆形的。刚上天时,它的轨道近地点在439公里、远地点在2384公里。如今,它的近地点大约在420~430公里、远地点大约在2000公里。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按照轨道衰减的速度,潘厚任估计它可以飞到100岁。“乐观一点的话,如果不遭遇大型磁暴、空间碎片或流星体撞击,‘东方红一号’在天上过100岁生日没问题。”潘厚任说。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而在那之后,“东方红一号”会坠入大气层烧掉,永远地消失。也有人问潘厚任“要不要把‘东方红一号’接回家”。潘厚任想了想说:“我还是更希望它留在太空,顺应自然规律。人定胜天是一种志气,我们可以奋斗并改善生活,但自然规律的力量太大了,就像人有生命周期一样。”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在讲述“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历程时,潘厚任常会提到他的同事,也总会在提到那些名字时,加上一句“已经走了”“不在了”“前两年也走了”。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我们老了,不行的,现在要靠你们年轻人了。”潘厚任说。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当初,中国科学院为研制“东方红一号”而组建“581组”时,在南京大学读天文系的潘厚任被选进组,那年,他21岁。担任“东方红一号”总体设计组副组长时,他也才28岁。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那时,我国决定“东方红一号”要“自力更生”。“1958年,最早提议我国研制人造卫星的赵九章先生带队去苏联,想看看苏联的人造卫星,没想到他们在那里待了几十天,与卫星有关的技术却什么都没看到。回国之后,赵先生等中国科学家就下定决心,搞卫星一定要靠自己。”潘厚任回忆说。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正因如此,“东方红一号”的设计方案中,采用了很多原创技术。其中,潘厚任等年轻人提出的多普勒频移测速定位系统就是中国人最早用在卫星上的技术。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千万不要轻视年轻人,搞‘两弹一星’的时候,真正在第一线干的,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那是脑子最灵的年纪,一天一个主意,面对困难从来不怕。”潘厚任说。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提到现在的年轻人,潘厚任笑着说:“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原来比,任务更大、更重了。我们那时候是解决‘有无’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要超过别人,做前所未有的事。”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尽管已经88岁,潘厚任还在想办法帮助年轻人成长。他加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到全国各地给中小学生科普航天知识。“建设航天强国,不仅是航天人的追求,更是所有中国人的期待。”潘厚任说。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朱进也是这个演讲团的成员。为了让更多人关注中国航天的起步历程,去年,“东方红一号”过生日时,朱进在北京门头沟区的东方红隧道拍下了“东方红一号”的身影。今年,过60岁生日的他,准备专程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的“草原天眼星空营地”给“东方红一号”拍55岁的生日照。他想,只要“东方红一号”在天上,他就会年复一年地拍下去,让更多人和他一样看见“东方红一号”。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从“东方红一号”发射至今,55年来中国航天已经发生巨变。“现在世界看见的,早已不只是‘东方红一号’,还有我们的载人、北斗、登月、探火工程。55年,一脉相承,没有前面,就没有后面。如今,后来者已经居上,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厉害!”潘厚任笑道。kRT即热新闻——关注每天科技社会生活新变化gihot.com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1929-0.html东方红一号还“活”着!有人每年给它拍生日照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谨防AI成为泄密“跑风口”

下一篇:手表眼镜暗藏微型摄像头,智能装备如何保护隐私?

为你推荐
“车组即将到达检修库,各部门做好准备。”1月13日9时许,由香港西九龙返回的复兴号智能动卧列车临近检修区域,深圳动车运用所动车组机械师陈博文便接到...
01-24
  1月12日,中国驻登巴萨总领馆发布《关于中国游客春节假期到领区旅游的安全提醒》。春节假期将...
01-21
  【带你一起看大展】  光明日报记者李韵王笑妃  1月21日,记者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北3展厅,...
01-23
新华社联合国/日内瓦1月21日电(记者施春 陈俊侠)随着美国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20日在就职当天签署一道道行政令,从纽约东河边的联合国总部,到瑞士日内瓦湖畔的万国宫,联合...
01-22
  中新经纬1月18日电 (林琬斯)下周(1月20日―26日),中国方面,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将陆续实施,央行1.48万亿元逆回购将到期;国际方面,2025年达沃斯论坛将举行……下周还有哪...
01-21
1月11日,“智享成双 純粹尽兴”领克纯电试驾会暨Z20首批车主交车仪式在南京云水涧举行。众多领克汽车的忠实粉丝、准车主和媒体共同见证领克Z20这款“智趣驾享纯电SUV”在南...
01-21
2 月 2 日消息,比亚迪今日公布 1 月销售新车300538 辆,乘用车销售 296446 辆,同比增长 47.5%。其中,乘用车海外销售 66336 辆,同比增长 83.4%。此外,比亚迪新能源累销超 1...
02-03
《余烬之上》近期热度飙升,成为众多观众热议的话题,在各大手机软件上都能看到相关资讯。第18集的剧情尤其引人关注。逊哥的车被撞翻后,从货车上走下两人,黑衣人...
02-19
近期上映的《重症外伤中心》自播出以来,迅速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许多人对剧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文将探讨李贤宗手术成功的故事。《重症外伤中心》讲述了...
02-22
  不少网友在春节期间  开启了天天吃剩菜的生活  这样的“剩宴”安全吗?  哪些食物不适...
02-0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实习生 黄源轩 广州报道最近一段时间,众多从事体外诊断(IVD)的公司纷纷公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根据21世纪经济报...
02-11
  大众网记者 王一刚 报道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首《出塞》传诵千年,以举行“赤子心·家国情”主题画展及宣讲为驱动,一堂基于语文课标要求的跨学科...
01-21
  大众网记者 司心鹏 报道  4月1日,华为ICT大赛2023—2024全国总决赛成绩公布,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产业学院学生团队获得昇腾AI赛道国赛二等奖2项,计...
01-21
  原标题:2024年12月资产管理信托发行、成立端两旺 季节性“翘尾行情”推动市场上行  中国网...
01-22
  近日,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围绕春节购物、出行、旅游等消费需求,打造多样化服务和优惠举措,推出满...
01-24
天秤座的男人通常具有温和、善良、浪漫的性格,他们对待感情非常认真。如果你怀疑一个已...
01-22
水瓶座的男生通常被认为是聪明、独立和有点神秘的人。他们喜欢自由和独处的时间,所以在...
01-22
世界油品排名?2020世界10大石油品牌出炉!中石油、中石化再度上榜近日,全球著名品牌评价机构BrandFinance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排行榜》。作为全球品牌评价的风向...
02-07
170胖子穿搭男生秋季冬季?一、170胖子穿搭男生秋季冬季?170算中等身高吧,当然也会有腿偏短的情况,看个人的实际身材体型了。秋冬季的搭配选择还是挺多的,秋天相对来说会比较凉快...
02-22
2月11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美诚食品有限公司等新增一则开庭公告,原告为许某,案由为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该案将于4月2日在福建南平市建...
02-12
2月16日消息,淘宝香港站近日宣布与一站式家居维修平台Papabo达成合作,将在信和集团旗下尖沙咀中港城开设“PapaHome淘宝家具实体店”,计划于2月22日开业,首阶段营运面积超过2.5...
02-17
美国邮政局(USPS)当地时间2月5日上午在官网上宣布,将恢复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所有国际入境邮件和包裹。就在前一天晚间,美国...
02-07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没有一场深刻的恋爱,人生等于虚度一场。”爱情自古以来是人类追求、渴望的情感之一,人们在它带来的诗意与...
03-04
自去年底开始,黄金多头优势逐渐退却,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经历几次大跌后一度跌下2700关口,多空进入漫长的震荡周期,多头始终无法找到再度冲高的时机。  北京时间1月21日,国际现货...
01-24
近日,赞塔(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赞塔科技”)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由元起资本投资。赞塔科技成立于2022年,核心成员超过80%来自阿里巴巴...
02-07
V社发布了2025年1月Steam硬件调查,最流行的配置如下: 显卡 RTX 3060依旧是最流行的显卡,占比5.2%,但份额比上个月(2024年12月)的6.02%下降了0.82个百分点。其次是...
02-04
Take-Two Interactive 首席执行官 Strauss Zelnick 最近分享了一些对于 AI 人工智能的看法,称“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实际上就是一个“矛盾修辞”。 在接受 GI.b...
02-10
极目新闻记者 庞正 袁超一摄影记者 李辉海报制作 商羽琳什么是支点、建成什么样的支点、怎样建支点?2月5日,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湖北“新春第一会”——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
02-06
2月8日,哈尔滨亚冬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决赛,韩国夺得该项目金牌,这也是本届亚冬会的首枚金牌。中国队在比赛中出现失误,排名第四。...
02-08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